发病时间:不清楚
乙脑病毒症状有哪些
补充说明:乙脑病毒症状有哪些
2024-06-20 15:1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乙脑病毒感染可能导致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1.高热
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当机体受到感染后,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因子来对抗病原体,这些因子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从而引发高热。高热通常会影响全身,但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发热,即体温调定点上移。
2.头痛
乙脑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大量的内源性致痛物质,如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会作用于疼痛感受器,导致头部出现持续性的钝痛或刺痛感。头痛多位于前额、颞部或枕部,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意识障碍
乙脑病毒进入大脑后,会直接损伤脑组织,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进而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区,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的症状。意识障碍涉及大脑皮层和丘脑等多个区域,可能导致昏迷、嗜睡或其他认知功能障碍。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脑脊液检查以及头颅CT或MRI扫描。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以及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在病情稳定后,应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充足的休息,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疾病的恢复情况。
2024-06-20 15:5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阿比多尔片
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多巴丝肼片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脑炎后、动脉硬化性或中毒性),但不包括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