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总胆红素高的药物
补充说明:治疗总胆红素高的药物
2023-09-23 07:1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治疗总胆红素高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退黄药物、免疫调节剂、保肝药物、利胆药物等,但患者用药需要遵医嘱进行。
1、抗病毒药物
如果患者存在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可能会使肝脏受到损伤,从而出现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2、退黄药物
如果患者存在肝细胞性黄疸等疾病,也会引起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退黄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复方甘草酸苷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
3、免疫调节剂
如果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也会引起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比如环孢素软胶囊、硫唑嘌呤片等。
4、保肝药物
如果患者存在肝硬化等疾病,可能会使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损伤,也会出现总胆红素偏高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利胆药物
如果患者存在胆囊炎等疾病,也会引起总胆红素偏高的情况,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利胆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片等。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9-24 20:2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是法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部分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 另外一种称为庚型病毒性肝炎,较少见。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有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庚型肝炎病毒和TTV病毒的致病性问题目前尚有争议。除此很多其他已知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黄热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柯(ECHO)病毒等,也可引起肝脏炎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