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
补充说明:生理性黄疸的症状
2024-07-12 17:0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包括皮肤黄染、食欲减退、尿液颜色加深,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内逐渐消退。
1.皮肤黄染
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完善,无法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使皮肤和巩膜变黄。该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躯干和四肢的皮肤变黄,但通常不会影响到眼睛。
2.食欲减退
生理性黄疸可能导致新生儿感到不适或疼痛,从而影响其食欲。食欲减退可能表现为对母乳或配方奶的需求减少,或者进食时表现出不安或哭闹。
3.尿液颜色加深
生理性黄疸时,肝脏会增加胆红素的产生,这些胆红素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导致尿液颜色加深。尿液颜色加深是生理性黄疸的一个常见体征,但不会伴随其他异常症状。
针对生理性黄疸的症状,可以通过定期监测新生儿的皮肤颜色、食欲和排泄物来评估病情。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咨询医生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增加喂养频率、使用蓝光疗法或进行换血治疗。在治疗期间,应确保新生儿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并避免暴露于可能导致皮肤变黄的物质。
2024-07-12 17:4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临床上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1.胆红素生成多 胆红素生成较多原因有: (1)红细胞破坏多: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性增多,但寿命短,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过多的红细胞被迅速破坏。 (2)旁路胆红素来源多。 (3)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后7天内含量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大。 2.肝功能不成熟 (1)肝摄取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使肝对胆红素摄取不足。 (2)肝结合胆红素功能差: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3)肝排泄胆红素功能差: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易致胆汁淤积。 3.肠-肝循环特点 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且新生儿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将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门静脉达肝脏。 由于上述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明显不及成人,且胆红素产生多而排泄少,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在缺氧、胎粪排出延迟、喂养延迟、呕吐、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等情况时会加重黄疸。 (二)发病机制 生理性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胆红素产生多 新生儿每天生成的胆红素(8.5mg/kg)超过成人(3.8mg/kg)的2倍还要多。 2.血蛋白联结运送不足 新生儿刚出生后存在或多或少的酸中毒,故常显示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不足,特别是早产儿白蛋白水平偏低,如用药不当,医源性地加入了争夺白蛋白的物质,使胆红素运送受阻。 3.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不良 如肝脏摄取、改造、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在肝内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过程中一系列酶均需能量与氧气,若新生儿产时、产后缺氧,寒冷损伤,酸中毒,以及感染时产生的毒素等情况发生,则酶功能受抑制。特别是起重要作用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在刚出生新生儿的肝内含量甚低,因而造成对胆红素的处理不良。 4.肝-肠循环负荷大 因新生儿肠内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使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在肠腔内被重新吸收。新生儿每天形成胆红素约20mg,若胎粪排出延迟则胆红素的肝-肠循环负荷增加。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儿科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