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血肌酐> 长期血肌酐高会有什么表现?

医生回答(1)

李权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肾内科

提问

长期血肌酐高可能会导致尿量减少、夜尿增多、水肿、贫血和心力衰竭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
1.尿量减少
长期血肌酐高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影响肾脏过滤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进而减少尿液排出。尿量减少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但更常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典型表现为每日排尿量少于400毫升。
2.夜尿增多
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会导致平滑肌收缩增强,使膀胱壁肌肉收缩力增强,从而出现夜尿增多的现象。夜尿增多通常指晚上起床上厕所的频率明显增加,超过一次以上。
3.水肿
长期血肌酐高会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使体内的液体积聚而引发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早晨起床时眼睑和面部浮肿,随着一天中时间的变化,下肢水肿可能会加重。
4.贫血
长期血肌酐高可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红细胞生成素缺乏,使得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进而引起贫血。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在活动后尤为明显。
5.心力衰竭
当肾功能持续下降时,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此时毒素水平升高,刺激心脏,诱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体力下降等,尤其是在活动后更为明显。
针对长期血肌酐高的情况,建议进行肾功能检测、尿常规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来评估肾脏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控制原发疾病的药物治疗,如使用卡托普利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控制高血压,以及透析或肾移植手术。患者应避免高盐饮食,保持适度的运动,并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

2024-04-26 05: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