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非结合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补充说明:非结合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2024-07-08 13: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非结合胆红素偏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疗法等措施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降低非结合胆红素的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该药通过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红素排泄来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熊去氧胆酸可以减少肝脏中胆固醇沉积,从而改善肝功能,间接降低胆红素浓度。适用于因胆道梗阻引起的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以及某些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导致的轻度黄疸患者。
2.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蓝光照射皮肤,如使用LED蓝光灯,每天数小时进行。此方法利用蓝光破坏胆红素分子结构,使其易于排出体外。蓝光能够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便于肾脏排出体外。适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特别是早产儿或有溶血病史的婴儿。
3.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通过输注新鲜血液替换体内部分血液,以降低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如全血置换或血浆置换。新输入的血液中含有正常比例的胆红素,可迅速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适用于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是当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4-07-08 16:2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胆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haem)和血红素。然后正铁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变成胆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蛋白。如此制造的间接胆红素称为蛋白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又在肝脏依酶作用变成直接胆红素(饱含胆红素),而从胆道排泄。除了新生儿之外,一般人的值大致固定,并无年龄上的差异。此外,饮食与运动也几乎不会引起变动,但长时间绝食后会有上升的趋势。红细胞受到破坏有溶血现象时,会变成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此外,当肝细胞有异常时会引起直接型、中间型高胆红素血症,胆管、胆道系统阻塞时,会引起直接型高胆红素血症。有异常值时的处理方法配合其他检查结果确实掌握病情,再治疗致病的原因。依不同的情况可分别采取急性肝衰竭处置、血液透析、肝外胆汁淤滞紧急处置等方法。在肝功能化验里,除了有直接胆红素的数值,还有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正常值总胆红素:1.7~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0~3.42μmol/L 间接胆红素:1.7~13.68μmol/L
症状起因: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
可能疾病: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 新生儿肝炎 病毒性肝炎 胆汁性肝硬化 黄疸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肝胆、消化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当飞利肝宁胶囊
清利湿热,益肝退黄。用于湿热郁蒸而致的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而见湿热内蕴证者,症见脘腹痞闷、口干口苦、右胁胀痛或不适、身重困倦、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