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结合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非结合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非结合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补充说明:非结合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2024-07-08 13:40

结合胆红素 熊去氧胆酸 胆红素 排泄 肝脏 胆固醇 胆道梗阻 黄疸 皮肤 肾脏 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 溶血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非结合胆红素偏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疗法等措施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降低非结合胆红素的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该药通过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红素排泄来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熊去氧胆酸可以减少肝脏中胆固醇沉积,从而改善肝功能,间接降低胆红素浓度。适用于因胆道梗阻引起的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以及某些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导致的轻度黄疸患者。
2.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蓝光照射皮肤,如使用LED蓝光灯,每天数小时进行。此方法利用蓝光破坏胆红素分子结构,使其易于排出体外。蓝光能够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便于肾脏排出体外。适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特别是早产儿或有溶血病史的婴儿。
3.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通过输注新鲜血液替换体内部分血液,以降低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如全血置换或血浆置换。新输入的血液中含有正常比例的胆红素,可迅速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适用于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是当胆红素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伤。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4-07-08 16: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

由于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

  • 症状起因:胆红素能紧紧地结合在血清白蛋白上,不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只要白蛋白上有胆红素结合位点就不会引起核黄疸。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或血清中有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的物质,如游离脂肪酸,氢离子,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核黄疸的危险性。早产儿由于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而处于核黄疸的危险之中。在饥饿,败血症,呼吸窘迫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血清中,竞争性分子(如游离脂肪酸和氢离子)可能升高,这些情况使处于任何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有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

  • 可能疾病: 母乳性黄疸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脑瘫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