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支饮> 支饮悬饮溢饮痰饮好记的方法

支饮悬饮溢饮痰饮好记的方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支饮悬饮溢饮痰饮好记的方法

补充说明:支饮悬饮溢饮痰饮好记的方法

2024-09-06 13:41

支饮 溢饮 痰饮 附子理中丸 排泄 白术 茯苓 脾胃虚弱 利尿 五苓散 水湿停留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相关疾病,尤其是中医胃肠道疾病,以及人体亚健康状态调理、皮肤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咽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提问

支饮悬饮溢饮痰饮可以通过温化水饮、健脾化湿、利水渗湿等方法进行治疗。
1.温化水饮
温化水饮是指使用具有温阳作用的中药或方剂,如附子理中丸、真武汤等,以促进体内水液的代谢和排泄,适用于治疗因寒湿内停引起的痰饮证。
2.健脾化湿
健脾化湿是指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水液代谢和吸收,以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茯苓等。适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导致的痰饮证。
3.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是指通过使用具有利尿作用的中药或方剂,如五苓散、猪苓汤等,以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和渗透。适用于治疗因水湿停留引起的溢饮证。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过度依赖药物,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并注意饮食调节。同时,在服用中药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

2024-09-06 14: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溢饮 (内分泌功能失调性水肿)

溢饮是饮病之一(属《金匮要略》四饮之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此病之饮邪主要泛溢于体表肌肤和四肢。临床兼见身体痛重,支节烦疼;亦可兼见咳喘、胸闷、乏力等症。宜温肺化饮,发汗驱邪。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苓神术汤等方。参见四饮、痰饮。

  • 多发人群:妇女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张先珍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

王昀启

提问

济南甲状腺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