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放化疗后全身无力

医生回答(1)

孔虹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肿瘤科

提问

放化疗后全身无力可能是治疗副作用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和身体消耗增加所致。
放疗和化疗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其中化疗药物会直接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引起白细胞减少,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放射线则会引起人体组织器官的急性炎症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从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一步加重了身体的虚弱状态。当症状持续且无法通过日常活动缓解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或给予适当的支持性护理。
此外,如果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出现感染,也可能会因为炎症反应而导致全身乏力的现象。此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如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在接受放化疗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定期复查以评估身体状况。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减轻全身无力的症状。

2024-04-30 12: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白细胞减少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2.0×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减少至低于0.5-1.0×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常伴有严重的难以控制的感染。上述三类情况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大致相同,但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等。

  • 症状起因:(一)骨髓损伤: 1.药物引起的损伤: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都可直接杀伤增殖细胞群,药物抑制或干扰粒细胞核酸合成,影响细胞代谢,阻碍细胞分裂。药物直接的毒性作用造成粒细胞减少与药物剂量相关。其它多类药物亦可有直接的细胞毒性或通过免疫机制使粒细胞生成减少。 2.化学毒物及放射线:化学物苯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等对造血干细胞有毒性作用,X线和中子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损害,出现粒细胞减少。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作用于粒系分化的不同阶段,致骨髓损伤,粒细胞生成障碍。常见于风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 4.全身感染:细菌感染如分支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及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等。 5.异常细胞浸润骨髓:癌肿骨髓转移、造血系统恶性病及骨髓纤维化等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 6.细胞成熟障碍——无效造血: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影响DNA合成,骨髓造血活跃,但细胞成熟停滞而破坏于骨髓内。某些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也存在着成熟障碍,而致粒细胞减少。 (二)周围循环粒细胞分布异常 (三)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消耗加速 (四)混合因素 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临床上上述三类白细胞减少常混合存在,宜注意分析。

  • 可能疾病: 懒惰白细胞综合征 登革热 白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药物性皮炎 门静脉高压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