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黏液表皮样癌?】

医生回答(1)

吴伊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黏液表皮样癌?】黏液表皮样癌是涎腺来源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病部位以颌下腺为主,其次为腮腺、腭扁桃体及其它涎腺,好发于40-60岁人群。
一、病因
目前尚未明确具体原因,考虑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是长期吸烟或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所致,还可能与口腔卫生不佳等因素相关。
二、症状和体征
早期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咽部异物感、疼痛以及麻木感,并且常伴随唾液分泌过多等症状。若发生淋巴结转移,则表现为质地坚硬、固定而无痛的肿块,晚期则可能出现乏力、消瘦、发热、盗汗、皮肤瘙痒等症状。
三、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同时需要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认。此外,在治疗前还需要完善影像学检查,如X线、CT、超声等,以便于准确制定治疗方案。
四、治疗
1.手术治疗:对于病变范围较小者,可行单纯腮腺切除术,而对于中晚期患者需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或全颈淋巴结清扫术。
2.化学药物治疗:适用于各期不能施行手术的患者,常用化疗药包括氮烯咪胺、长春新碱氟尿嘧啶胶囊、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等。
3.放射治疗:适用于各期不能施行手术的患者,常用放疗方法有深部腔内照射、电子束照射、质子射线照射等。
4.其他治疗:对于部分存在内分泌功能的黏液表皮样癌,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溴隐亭、生长抑素类似物等药物治疗,有助于抑制体内激素水平,控制疾病进展。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局部造成损伤,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另外还要注意适当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做到不熬夜,也有助于身体康复。

2024-01-25 11: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咽部异物感

咽部异物感不是独特的病,而是一些症状的组合。它包括阻塞感、压迫感、贴叶感、狭窄感、干燥感、灼热、瘙痒、蚁行感或其他不适感。其病因繁多,有时相当复杂,有器质性也有功能性。功能性者也称之为咽异感症、喉异感症、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癔球等。一般认为,只有在排除产生咽部异物感的器质性病变后,方可诊断为咽异感症。

  • 症状起因:咽部异物感的机理相当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局部病变、全身疾病和精神因素有关。局部的病变刺激由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和颈交感神经的分支并有三叉神经的第二支的分支组成的咽丛,成为一个兴奋灶,而出现症状。全身疾病,特别是上消化道疾病,由于胚胎发育中咽与上消化道均由前肠形成,其感觉神经上下互相连通,因而胃及十二指肠的疾病可反射性的引起咽感觉异常。精神因素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都可与兴奋灶结合而出现症状。 (一)咽喉部和邻近器官的病变 1.慢性炎症 咽炎、喉炎、扁桃体炎、鼻咽炎、食管炎、鼻窦炎等。 2.增生肥大性病变 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根异位甲状腺等。 3.解剖异常 悬雍垂过长、茎突过长症、颈椎骨质增生等。 4.消化系统疾病 食管炎、食管憩室、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骨下垂、慢性阑尾炎、食管及胃肿瘤、肠寄生虫病等。 5.囊肿 舌根囊肿、会厌囊肿、咽喉部潴留囊肿等。 6.肿瘤 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 (二)全身性疾病 1.缺铁性贫血。 2.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性腺功能异常、绝经期综合征、糖尿病等。 3.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大等。 (三)功能性 1.癔病及其他精神障碍。 2.神经官能症、恐癌症。 3.过度紧张、忧虑、恐惧等精神刺激。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前纵韧带骨化症 咽峡炎 肥厚性咽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耳鼻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