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回答(1)

郑秀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脾胃不和属于中医的诊断术语,是指脾胃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多由饮食不节、思虑过度、久病体虚、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

脾胃不和者可出现腹部疼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成形、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口臭、舌苔黄腻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木香顺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辅助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胃功能异常。

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可以减轻脾胃负担,同时还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西红柿、黄瓜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11-04 00: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证名。以不思食,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明医指掌》:“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泻,或胀满,或吞酸,或嗳气,或恶心,用治中汤。脾不和,不喜食而食不消者,枳缩二陈汤、枳术丸;胃不和者,平胃散。”

  • 症状起因:脾胃共同主持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点。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使饮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气主升,则饮食物之精华得以营养全身;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这种纳与化、升与降、润与燥,相辅相成对立统一。脾胃不和,即是这种对立统一的失调。临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如饮食不节(洁)、思虑太过、劳累过度、误吐误下等均可导致脾胃不和证。

  • 可能疾病: 夏季感冒 急性肠胃炎 胃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