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巴雷特食管> 什么叫巴雷特食管

医生回答(1)

荀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

提问

巴雷特食管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胃黏膜上皮所替代。
巴雷特食管是由于长期的反流性食管炎导致食管黏膜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当胃酸或其他消化液逆流入食管时,会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进而导致食管下端的正常上皮细胞被柱状上皮细胞取代,形成巴雷特食管。典型症状包括烧心和反流,但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常用的诊断手段包括内镜检查、活检组织学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如钡餐造影等。通过内镜可以观察到食管黏膜的变化情况,取样进行病理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巴雷特食管。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来减少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手术治疗则是在严重病例中考虑的选项,例如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
建议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轻症状并预防进一步的食管黏膜损害。

2024-04-16 06: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