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大便失禁可能是由于肛门括约肌损伤或功能障碍、直肠脱垂、炎症性肠病、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肛门括约肌损伤或功能障碍
肛门括约肌是控制排便的关键结构,其损伤可能导致无法有效控制排便。这会导致粪便意外地从肛门流出。通过生物反馈疗法进行训练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并控制肛门括约肌收缩,改善症状。
2.直肠脱垂
当直肠黏膜和部分直肠壁下移时,可能会导致肛门失去对直肠内容物的正常控制力,从而引起大便失禁的情况发生。手术治疗如直肠固定术可纠正直肠位置异常,缓解症状。
3.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存在慢性炎症,严重时会影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进而出现大便失禁的现象。抗炎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嗪、奥沙拉秦等,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浆细胞过度增生而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这些球蛋白分子量较大,在血液循环中积累形成淀粉样沉积物,压迫到周围组织器官,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压迫到脑干,就会引起运动协调障碍,出现行走不稳、尿频、尿急、便秘等症状。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
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高血糖状态导致周围神经受损,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肛门括约肌的控制,因此会出现大便失禁的症状。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病情,减少大便失禁的发生频率。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直肠功能评估以及盆底肌肉锻炼,以监测和维护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必要时,还可遵医嘱进行盆底肌电图、直肠压力测定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2024-03-15 03: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大便失禁 (肛门失禁)

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copracrasia)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亦称大便失禁。肛门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

推荐医生更多

庄慧魁 主任医师

提问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麦坚凝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戴俊平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钟天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