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是什么疾病

精选回答(1)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衰竭,肝癌,感染性发热等

提问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当机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该菌会通过血液进入大脑,引起局部组织的免疫反应。随着病情进展,结核分枝杆菌会在脑膜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脑膜发炎、水肿,进而影响到脑脊液循环,形成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此外,由于脑膜受累,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情况。
为了确诊结核性脑膜炎,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脑脊液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PCR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针对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治疗方法为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对于患有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

2024-06-17 18: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型,也是小儿结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在初染结核1年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内发病最高。由于卡介苗的广泛接种及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其发病率已明显减少。但由于防治工作开展不够平衡,有些地区本病仍较常见,所发现的患者仍以晚期为多。因此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