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瘫>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什么

精选回答(1)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脑性瘫痪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障碍、行为异常及精神障碍等。

脑性瘫痪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宫内窘迫、分娩异常、核黄疸、中毒等因素有关。脑性瘫痪的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如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和肌肉运动控制障碍等。同时,还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障碍、行为异常及精神障碍等。脑性瘫痪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巴氯芬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如智力训练、感觉训练、语言训练、心理治疗等。

脑性瘫痪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脑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等,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2023-09-12 20: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瘫痪 (麻痹)

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瘫痪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有关肌肉本身病变导致的肌无力将另外叙述。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