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能恢复吗

精选回答(1)

卢祖能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神经内科疾病

提问

腔隙性脑梗塞可恢复。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中较小的血管因血流受阻而引起的缺血性损伤,通常由于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引起。虽然这种类型的脑梗塞可能导致一些神经功能障碍,但及时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可以显著改善预后,使患者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生活水平。因此,对于腔隙性脑梗塞,积极的治疗和康复管理是关键,可以显著提高恢复的可能性。

2024-09-25 18: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死(IacunarinfarCTion)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等。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腔隙性脑梗死为直径0.2~15毫米的囊性病灶,呈多发性,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10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