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狂躁症> 狂躁症危害大吗

狂躁症危害大吗

发病时间:不清楚

狂躁症危害大吗

补充说明:狂躁症危害大吗

2024-05-27 11:23

抑郁 精神病 心理治疗 狂躁症 思维奔逸 自杀 幻觉 妄想 肾上腺素 咖啡因 大脑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刘赟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学会神志病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传统医学会神志病分会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1项、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提问

狂躁症危害较大,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剧烈、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狂躁症的病理机制涉及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尤其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这些异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过度兴奋、冲动行为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影响患者的情绪稳定性、认知功能和社交能力,长期不治疗还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增加自杀风险。因此,狂躁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对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此外,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受到应激事件或药物刺激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此时可能需要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如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对于狂躁症患者,建议定期监测情绪变化,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刺激性物质如酒精和咖啡因,以及寻求社会支持也是管理疾病的重要方面。

2024-05-27 15: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