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怎样治疗药物

精选回答(1)

朱爽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擅长:关节骨病外科主治医师。擅长关节疼痛和畸形、四肢创伤、骨与软组织肿瘤、运动损伤以及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

提问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包括钙和维生素D补充、雌激素替代疗法、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1.钙和维生素D补充
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的主要构成元素,补充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建议使用钙片和维生素D3。针对骨质疏松症,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基础治疗,可以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
2.雌激素替代疗法
雌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雌激素,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常用药物包括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等。对于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雌激素替代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缓解症状,预防骨折。
3.双膦酸盐类药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减少骨吸收,达到增加骨密度的目的。常用药物包括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对于有高风险因素或已经出现骨折的患者,双膦酸盐类药物是重要的治疗选择,可以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在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前,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医嘱。同时,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吸烟饮酒也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2024-08-26 09: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