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寄生虫科> 血吸虫> 血吸虫性肝改变是什么意思

精选回答(1)

邬喆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衰竭,肝癌,感染性发热等

提问

血吸虫性肝改变是指肝脏受到血吸虫感染后出现的病理变化。
当人体接触含有血吸虫卵的水体时,成虫会钻入皮肤并进入血液循环。随后,成虫会在结肠内发育为雌雄异体,雌虫产卵后死亡,而虫卵则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会被带至水中,在适宜条件下孵化出毛蚴,这些幼小的寄生虫会附着于淡水螺类体内进行发育。当人再次接触到被污染的水源时,这些毛蚴会穿透皮肤,进入人体,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在这个过程中,虫卵和幼虫会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导致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患者可能会经历长期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等表现。晚期患者可能因门脉高压引起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
针对疑似血吸虫性肝病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检测以及血清抗体检测。此外,大便检查也是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寻找虫卵的存在。对于确诊的血吸虫性肝病患者,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抗血吸虫药物,如吡喹酮。该药物能够有效地杀死成虫和幼虫,从而减轻肝脏负担。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促进身体恢复。
由于血吸虫性肝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应避免接触受污染的水源和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赤脚行走,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024-08-26 09: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