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甲状腺腺瘤挂什么科?】
补充说明:【甲状腺腺瘤挂什么科?】
a******W 2024-05-16 11:08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如果存在甲状腺瘤,患者一般可以挂内分泌科、甲乳外科、头颈外科、肿瘤科等。甲状腺瘤是甲状腺常见的疾病,就诊时可根据个人体征、诊疗需求等选择所挂科室。
2024-07-01 17:01
举报【甲状腺腺瘤挂什么科?】甲状腺腺瘤可以挂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头颈外科、核医学科、放射治疗科进行诊治。如果肿瘤增大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主要诊治由内分泌器官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甲状腺腺瘤可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波动、代谢加速等症状,此时可以到内分泌科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在内分泌科,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测来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2.甲状腺外科
甲状腺外科专门负责甲状腺及其相关疾病的手术治疗。如果确诊为良性甲状腺腺瘤且体积较大或存在压迫症状时,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腺瘤,应前往甲状腺外科进行相应处理。在甲状腺外科,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并送至实验室进行病理分析以确定肿瘤性质。
3.头颈外科
头颈外科涉及口腔、咽部、喉部及颈部等区域的健康问题。若患者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情况,可能涉及到咽喉部病变,这时应该去头颈外科就医。头颈外科医师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等,以协助诊断甲状腺腺瘤及其他头颈部疾病。
4.核医学科
核医学科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研究机体细胞分子机制,辅助诊断多种疾病。对于疑似恶性结节或需排除其他甲状腺疾病者,可考虑进行核医学检查。建议前往核医学科咨询专业人员意见后再做决定。在核医学科,通常采用锝-99m标记剂进行甲状腺显像检查,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及结构完整性。
5.放射治疗科
放射治疗科运用高能量射线直接作用于肿瘤部位,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当甲状腺腺瘤伴有甲亢或其他恶变风险因素时,可考虑接受放射治疗,在上述科室评估后转介至放射治疗科执行。在接受放射治疗前,需完成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没有禁忌证,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习惯。
定期复查是监测甲状腺腺瘤的重要手段,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碘含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免刺激甲状腺,影响病情恢复。
2024-05-16 11:0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甲状腺腺瘤(thyroidadenoma)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目前认为本病多为单克隆性,是由与甲状腺癌相似的刺激所致。好发于甲状腺功能的活动期。临床分滤泡状和乳头状实性腺瘤两种,前者多见。常为甲状腺囊内单个边界清楚的结节,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从不足1~10cm大小。此病在全国散发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稍多见。
甲巯咪唑片
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不伴有或伴有轻度甲状腺增大(甲状腺肿)的患者及年轻患者。2.用于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前准备。3.对于必须使用碘照射(如使用含碘造影剂检查)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的患者和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患者作为预防性用药。4.放射碘治疗后间歇期的治疗。5.在个别的情况下,因患者一般状况或个人原因不能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或因患者拒绝接受常规的治疗措施时,由于对甲硫咪唑片剂(在尽可能低的剂量)耐受性良好,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长期治疗。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