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胆红素> 降胆红素的药物有哪些

降胆红素的药物有哪些

发病时间:不清楚

降胆红素的药物有哪些

补充说明:降胆红素的药物有哪些

2024-08-24 23:44

胆红素 熊去氧胆酸 腺苷蛋氨酸 葡醛内酯 排泄 肝细胞 肝脏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降胆红素的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葡醛内酯等。
1.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
2.腺苷蛋氨酸
腺苷蛋氨酸能够促进胆汁中胆盐的合成,有助于胆汁排泄,进而减少血清胆红素浓度。
3.葡醛内酯
葡醛内酯具有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可减轻肝脏损伤,间接降低胆红素水平。
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辅助治疗并预防病情进展。

2024-08-26 09: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

由于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

  • 症状起因:胆红素能紧紧地结合在血清白蛋白上,不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只要白蛋白上有胆红素结合位点就不会引起核黄疸。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或血清中有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的物质,如游离脂肪酸,氢离子,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核黄疸的危险性。早产儿由于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而处于核黄疸的危险之中。在饥饿,败血症,呼吸窘迫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血清中,竞争性分子(如游离脂肪酸和氢离子)可能升高,这些情况使处于任何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有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

  • 可能疾病: 母乳性黄疸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脑瘫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