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胆红素> 转胺酶偏高和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转胺酶偏高和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转胺酶偏高和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补充说明:转胺酶偏高和胆红素偏高怎么办

2024-08-24 23:58

胆红素 恩替卡韦 水飞蓟宾 肝脏 肝细胞 肝脏功能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吴鹏波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吴鹏波,医学博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名湖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任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肿瘤营养专家委员会委员。迄今为止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项,参加省部级课题3项。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 6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主编专著1部。 消化内科专业擅长: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幽门螺旋杆菌、胃肠息肉、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诊疗。 内镜方面擅长:消化内镜常规检查、急性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术、消化道异物内镜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

提问

转胺酶偏高和胆红素偏高可采取抗病毒治疗、保肝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治疗。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通常使用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降低转胺酶和胆红素水平。针对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转胺酶偏高和胆红素偏高,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2.保肝药物治疗
保肝药物包括多种成分,如水飞蓟宾、甘草酸等,旨在减轻肝脏炎症和保护肝细胞。对于非病毒性原因导致的转胺酶偏高和胆红素偏高,保肝药物可以提供支持性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酒、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旨在改善肝脏功能和减少肝脏负担。对于非病理性原因导致的转胺酶偏高和胆红素偏高,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措施,可辅助其他治疗方法。
在处理转胺酶偏高和胆红素偏高的情况时,应避免自行用药,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体检是预防和管理肝脏疾病的关键。

2024-08-26 09: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

由于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

  • 症状起因:胆红素能紧紧地结合在血清白蛋白上,不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只要白蛋白上有胆红素结合位点就不会引起核黄疸。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或血清中有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的物质,如游离脂肪酸,氢离子,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核黄疸的危险性。早产儿由于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而处于核黄疸的危险之中。在饥饿,败血症,呼吸窘迫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血清中,竞争性分子(如游离脂肪酸和氢离子)可能升高,这些情况使处于任何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有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

  • 可能疾病: 母乳性黄疸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脑瘫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