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畏寒> 怕冷和畏寒的区别

医生回答(1)

吴永亚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

提问

怕冷与畏寒的区别在于病因、症状、伴随症状、体温以及治疗方式的不同。
1.病因
怕冷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压等疾病有关;而畏寒则多见于血液循环不畅或贫血。
怕冷可能因为基础代谢率降低导致身体产热量减少。而畏寒通常是因为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影响了组织器官的供血和供氧。
2.症状
怕冷的人可能感到全身不适,但一般不会出现发绀现象;畏寒者除了感觉寒冷外,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或蓝色。
由于怕冷是生理反应,所以患者不会有额外的症状表现出来。而畏寒是一种病理状态,可能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障碍。
3.伴随症状
怕冷的人常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畏寒往往伴随着面色苍白、心悸、呼吸困难等。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两种情况下的基本病理机制所决定的。怕冷通常是由于体内新陈代谢减弱所致,此时机体为了保持体温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产热;而畏寒则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此时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需减少散热。
4.体温
怕冷的人体温可能偏低,但一般不超过正常范围;畏寒者体温可能正常或偏高。
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如感染或创伤,中枢神经系统会释放内啡肽以提高体温。而怕冷则是因为体内的热量不足以维持正常的体温,需要通过外界环境提供热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5.治疗方式
对于怕冷的情况,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等方式进行改善;畏寒则需要针对其原发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这两种病症虽然都表现为身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但是它们的治疗方法却大相径庭。前者主要依靠增强体质来提高抗寒能力,而后者则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温度过低的环境中,同时还要注意营养均衡,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

2024-04-21 10:0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