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局部麻醉的方法有哪些?
补充说明:局部麻醉的方法有哪些?
a******W 2024-01-24 12:1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局部麻醉的常用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阿替卡因、丙胺卡因和布比卡因。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实现局部麻醉效果,可用于减轻手术或医疗操作时的疼痛。
1.
2.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通过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降低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从而产生镇痛效果。在临床上常用于表面麻醉及浸润麻醉。此药物适用于小手术时的局部麻醉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律失常。
3.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是一种酯类局麻药,可逆性地抑制钠通道,使神经细胞膜稳定,从而产生麻醉效果。临床中可用于短时间表浅手术。该药物适合于浅层组织如黏膜、肌肉等部位的快速、短暂的麻醉。
4.阿替卡因
阿替卡因属于酯类局麻药,能迅速穿透细胞膜,与细胞膜上钠通道受体结合,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释放,导致神经冲动无法传递给大脑皮层而产生麻醉效果。常用于口腔科手术。由于其起效快且麻醉效果持久,因此也广泛应用于拔牙、补牙等小型口腔手术中。
5.丙胺卡因
丙胺卡因能够选择性地与电压敏感的钠离子通道结合,阻碍钠离子内流,减少神经元兴奋性,起到麻醉的作用。本品通常作为局部麻醉剂使用。该药物主要用于软组织手术中的麻醉,如扁桃体切除术、乳头瘤切除术等。
6.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较高脂溶性,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主要通过注射方式给予,根据需要调整剂量以延长麻醉效果。此药物适用于较大手术,如心脏手术、骨科手术等,需严格控制用药量以防过量引起中毒反应。
在接受上述局部麻醉前,应告知医生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或其他相关禁忌症,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确保安全。
2024-04-14 01:5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症状起因: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8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参松养心胶囊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醋酸泼尼松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雷米普利片
原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2-9天后出现的轻-中度心力衰竭(NYHA II和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