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尿道分泌物检查> 尿道分泌物检查怎么取分泌物

精选回答(1)

孔德波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肾上腺肿瘤的手术治疗,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手术。

提问

尿道分泌物检查一般是通过尿常规检查、尿道分泌物培养检查、药敏试验等方式取分泌物。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对尿液进行化验,主要包括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尿蛋白、尿葡萄、蛋白质等,能够判断尿液的酸碱度、尿比重等,有助于诊断疾病。

2、尿道分泌物培养检查

尿道分泌物培养检查是对尿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能够判断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3、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是对患者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能够判断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尿道分泌物培养、尿道镜检查等方式取分泌物,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能够起到抗炎杀菌的作用。如果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使用酮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2023-07-26 02: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