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肝胆外科> 胆结石> 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引起的黄疸如何治疗

精选回答(1)

程远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擅长: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

提问

胆管结石引起的黄疸可采取胆管内引流术、胆道探查取石术、胆囊切除术等措施进行治疗。
1.胆管内引流术
胆管内引流术通过放置支架或经皮穿刺置入引流管来扩张狭窄的胆管。例如,医生可能会使用ERCP技术,在内镜下插入导丝和球囊扩张狭窄处。此手术旨在恢复胆汁流通,缓解由胆管结石导致的阻塞和压力增高,从而减轻黄疸症状。通过扩大胆管直径,增加胆汁流量,改善肝脏功能。适用于因胆管结石引起严重黄疸、疼痛或其他并发症的患者,特别是那些无法耐受长时间等待其他手术的急性情况。
2.胆道探查取石术
胆道探查取石术是外科手术的一种,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切开腹部皮肤和肌肉层进入腹腔,找到并移除胆管内的结石。如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该手术直接去除胆管内的结石,解除胆管梗阻,使胆汁正常流动,进而消除黄疸。通过物理手段将结石从胆管中取出,恢复胆汁排泄通道。适用于胆管结石较大且位置明确,或者伴有明显症状如反复发作的胆绞痛、发热等,以及合并有胆管炎等情况的患者。
3.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通过切除胆囊来解决胆管结石的问题。一般在全麻下进行,通过腹部切口或腹腔镜完成。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当其被切除后,胆汁会直接流入胆总管,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同时,胆囊切除可以降低胆囊炎和胆管结石的风险。适用于胆囊结石较大、症状明显,如经常性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等,或者已经并发了胆囊炎、胆管炎等疾病的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饮食方面建议低脂、高蛋白饮食,如瘦肉、鱼、豆类等,避免油腻食物和酒精摄入,有助于减少胆汁淤积和预防结石复发。

2024-07-08 16: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