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原I偏低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胃蛋白酶原I偏低可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等引起的。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蛋白酶原I偏低,因为该细菌会破坏胃黏膜细胞,影响胃蛋白酶的产生。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等。
2.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可导致胃蛋白酶原I偏低,因为炎症反应会损伤胃黏膜,减少胃蛋白酶的产生。治疗可能包括抗酸药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雷贝拉唑、硫糖铝等。
3.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也可能导致该指标下降,由于长期炎症刺激会导致胃黏膜受损,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治疗措施包括调整饮食习惯和使用抗酸药或抗炎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在处理低值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并增加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或内镜检查。

2024-09-06 14: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早在1893年,Bizzozero报道在狗的胃内观察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之后,Kreintz和Rosenow在人胃内也发现了螺旋体。1979年,Warren发现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多数胃黏膜活检标本上定居有弯曲菌样的细菌,有规律地存在于黏膜细胞层的表面及黏液层的下面,易于用Warthin-Starry饱和银染色法染色。直到1983年,Marshall及Warren用弯曲菌的微氧培养方法,首次报道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从此引起医学届广泛兴趣和深入研究。以后发现此菌许多特征与弯曲菌属相似,而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