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
补充说明: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
a******W 2025-02-25 09:42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可采取卧床休息、弹性绷带固定、患肢抬高、疼痛管理、预防深静脉血栓治疗。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以减少骨折部位活动,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急性期时使用。但应注意定期翻身、叩背等以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弹性绷带固定
弹性绷带固定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弹力绷带来稳定受伤区域,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此方法常用于轻度至中度骨折或软组织损伤。需根据肢体大小调整紧度,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
3.患肢抬高
患肢抬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缓解不适症状。对于保守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在急性期内适当将患肢抬高是必要的护理手段之一。
4.疼痛管理
疼痛管理涉及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来缓解因骨折引起的疼痛。对于接受保守治疗且处于急性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5.预防深静脉血栓
预防深静脉血栓旨在降低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液凝固风险,常用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对于所有接受保守治疗者都是必需的,因为长期卧床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饮食应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以支持骨骼恢复。同时,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其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2025-02-25 09:42
举报向医生提问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在66~76岁。女性发生率较男性高3倍。Griffin和Boyd对3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表明:伤后3个月内的病人病死率为16.7%,大约是股骨颈骨折病人病死率的2倍。如此高病死率的原因为病人年龄较大;造成骨折的创伤较重;骨折后失血量大;治疗手术相对较大。由此可见,转子间骨折是较为严重的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如仅考虑骨折愈合,保守治疗即可奏效。但由于老年病人的病死率较高,保守治疗中肢体活动长期受限,骨折合并症较多。因此,近年来一致认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原则是,骨折的坚强内固定及病人术后早期肢体活动。Horowitz报道,在转子间骨折病人中,牵引治疗组病死率达34.6%,而内固定组病死率为17.5%。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手术合并症的发生大大减少。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成为首选方法。
多发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女性多于男性
典型症状: 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 髋内翻 下腹局部疼痛 剧烈疼痛 关节肿胀
临床检查: 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 髋内翻 下腹局部疼痛 剧烈疼痛 关节肿胀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20000元)
仙灵骨葆胶囊
本品用于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症,骨折,骨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等。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主要用于:①消化性溃疡出血。②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和应激状态下溃疡大出血的发生;③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脉络舒通丸
用于湿热瘀阻脉络所致的血栓性浅静脉炎,非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所致的下肢肢体肿胀、疼痛、肤色暗红或伴有条索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