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吃地屈孕酮片的作用

医生回答(1)

于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地屈孕酮是一种合成孕激素类药物,可以调节女性体内孕酮水平。子宫内膜息肉手术后可能需要补充孕激素来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稳定,此时使用地屈孕酮片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用药,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1.痛经:从月经周期的第5至25天,每日2次,每次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mg)。

2.子宫内膜异位症:从月经周期的第5至25天,每天口服地屈孕酮2-3次,每次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mg)。

3.功能性出血:止血的剂量每次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mg),每日2次,连续5-7天;预防出血的剂量从月经周期的第11至25天,每次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mg),每日2次。

4.闭经:从月经周期的第1至25天,每日服用雌二醇,每天一次,从月经周期的第11至25天,联合用地屈孕酮,每天2次,每次1片(以地屈孕酮计10mg)。

5.经前期综合征:从月经周期的第11至25天,每日口服地屈孕酮2次,每次1片(以地屈孕酮计10mg)。

6.月经不规则:从月经周期的第11至25天,每日口服地屈孕酮2次,每次1片(以地屈孕酮计10mg)。

7.先兆流产:起始剂量为1次口服4片地屈孕酮(以地屈孕酮计40mg),随后每8小时服1片地屈孕酮(以地屈孕酮计10mg)至症状消失。

8.习惯性流产:每日口服地屈孕酮2次,每次1片(以地屈孕酮计10mg)至怀孕20周。

9.内源性孕酮不足导致的不孕症:月经周期的第14至25天,每日口服地屈孕酮1片(以地屈孕酮计10mg),治疗应至少持续6个连续的周期,建议在怀孕的前几个月里连续采用该方法治疗,剂量应参照习惯性流产治疗剂量或遵医嘱。

该药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突破性出血、恶心、腹痛等不适症状。该药禁忌于已知对本品有效成分或辅料过敏者、孕激素依赖性肿瘤及性激素相关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存在严重肝脏疾病或未恢复正常的肝功能者。此外,妊娠期间或应用性激素时会产生或加重疾病的症状也应避免使用。

2024-01-26 16: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为炎性子宫内膜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息肉状赘生物突入宫腔内所致。息肉大小数目不一,多位于宫体部,借助细长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

适用药品

桂枝茯苓胶囊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证,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胁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

艾附暖宫丸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复方醋酸棉酚片

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并月经过多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由此引起的痛经、经血多、经期长、经期乳房胀痛、腹痛等症。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