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月经失调> 内分泌失调月经失调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失调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卵巢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的月经失调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疗方案。
1.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
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导致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进而引起月经失调。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问题。针对此病因引起的月经失调,可以遵医嘱使用亮丙瑞林等药物进行治疗。
2.卵巢功能异常
卵巢功能异常包括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卵巢储备不足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雌孕激素水平,从而导致月经失调。这可能会导致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期量少等问题。对于由卵巢功能异常引起的月经失调,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戊酸雌二醇片、醋酸甲羟孕酮片等药物来改善症状。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影响下丘脑-垂体轴的功能,间接影响卵巢功能,出现月经失调的情况。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疲劳、皮肤干燥等症状。补充甲状腺激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遵医嘱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以纠正低甲状腺状态。
4.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雄激素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等特征,表现为多毛、痤疮、月经不规律、不孕等。这是由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导致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来进行调理。
5.高泌乳素血症
高泌乳素血症是指血液中催乳素水平升高,会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和脱落,造成月经失调。此外还伴有乳房胀痛、溢乳等症状。针对高泌乳素血症所致的月经失调,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甲磺酸溴隐亭片、甲硫氨酸维B1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关注自身的精神压力状况,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如瑜伽、慢跑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必要时,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等进一步评估内分泌状况。

2024-04-12 02: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月经不调 (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血小板无力症)、高血压、内分泌失调、流产、宫外孕、葡萄胎、高催乳素血症、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乳腺腺病、结核病(输卵管结核、子宫内膜结核)、炎症(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适用药品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艾附暖宫丸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