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多发性脑梗塞> 什么是多发性脑梗塞

医生回答(1)

孙卓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多发性脑梗塞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大脑区域出现缺血性卒中,导致局部脑组织供血中断而引起的疾病。
多发性脑梗塞是由于颅内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多个大脑区域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局部脑组织缺氧和坏死。长期的脑细胞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昏迷甚至死亡。
诊断多发性脑梗塞通常需要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评估脑部结构异常;此外,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也是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多发性脑梗塞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脑部血流,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以及依达拉奉、丁苯酞等改善脑代谢药物。对于急性发作的情况,溶栓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抢救措施。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2024-01-26 08: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