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偏瘫> 偏瘫尿失禁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偏瘫尿失禁可以通过针灸治疗、中药外敷、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盆底肌功能锻炼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在特定穴位施以细针刺入并给予微弱电流刺激来实现。一般每次治疗30-60分钟,每周3-5次。针灸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及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有助于恢复受损区域的功能。对于偏瘫引起的排尿障碍具有一定的效果。
2.中药外敷
将适量的活血化瘀类中药研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下腹部皮肤表面,覆盖纱布并用胶带固定。中医认为此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辅助改善上述不适症状。但需注意个人可能对某些药材过敏,因此使用前务必做皮试。
3.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是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人体肌肉的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该技术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稳定性,从而改善因脑卒中导致的偏瘫患者尿失禁现象。
4.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训练方法,通过监测身体信号如心率变异性来帮助个体学习控制这些生理过程。通常需要多次会话才能看到效果。研究表明,生物反馈可以帮助降低应激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并且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也有积极作用。对于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偏瘫患者来说,这种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帮助。
5.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肌功能锻炼包括凯格尔运动和其他针对性练习,每日执行数次,持续时间依医嘱而定。锻炼可增强盆底肌肉强度和协调性,改善尿控能力。适合于因年龄增长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轻度至中度尿失禁患者。
在治疗偏瘫伴随的尿失禁时,应注意营养支持,避免高盐饮食,以免加重水肿,影响病情恢复。同时,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膀胱功能,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和药物治疗方案。

2024-03-23 00: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失禁

尿失禁(incontinenceofurine)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