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针灸推拿> 混合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精选回答(1)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脉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电解质紊乱、脊神经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脊髓疾病、脑神经病、脑血管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睡眠障碍、高胆固醇血症、感冒、面神经麻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血管性认知障碍、失眠症

提问

混合型颈椎病可能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上肢麻木、头晕等并发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断,并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颈部活动受限

混合型颈椎病主要是颈椎间盘退变,以及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颈椎不稳定,而颈椎关节受到增生的骨质刺激,可能会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颈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红外线、微波等理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2、上肢麻木

如果患者混合型颈椎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颈椎神经根受到压迫,从而出现上肢麻木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颈椎前路减压术进行治疗。

3、头晕

如果患者混合型颈椎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颈部血管受到压迫,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片等药物缓解头晕的症状,也可以通过颈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断,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1-12-14 10: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 ,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症状起因: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退行性黄韧带肥厚 颈椎病 颈椎脱位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骨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