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后牙> 饭后牙痛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提问

饭后牙痛可能与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或智齿冠周炎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牙髓组织受到刺激或感染,引起疼痛。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龋齿
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牙齿硬组织脱矿,形成蛀洞,当食物残渣滞留于龋洞中时,可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对于浅表性龋齿,可通过去除软化的牙体组织并填充来修复。
2.牙髓炎
细菌通过牙体缺损处侵入到牙髓腔内,引起牙髓组织发炎,炎症可能会因为咀嚼食物而加剧,从而导致牙痛。根管治疗是常见的牙髓炎治疗方法,旨在清除受感染的牙髓组织并填充根管系统。
3.牙周炎
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在进食后会产生刺激性分泌物,进而诱发或加重牙周炎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氯己定等成分的漱口水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
4.牙龈炎
由于长期存在牙结石、不良修复体等因素导致局部刺激,使牙龈出现炎症。进食后会导致牙龈受到机械刺激,从而产生疼痛感。可以通过超声波洁治术彻底清洁口腔中的牙结石和其他沉积物。
5.智齿冠周炎
由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导致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此时吃饭容易将食物碎屑带入盲袋内,刺激炎症部位,从而引发疼痛。可以遵医嘱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含漱,能够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如出现持续性的牙痛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4-03-04 13: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龋齿 (烂牙,龋病,虫牙,蛀牙)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