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绝经后子宫内膜>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怎样根治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可通过全子宫切除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孕激素疗法、抗雌激素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根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全子宫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通过外科手术方式移除整个子宫及其附件,包括子宫内膜息肉。此措施旨在完全移除病变组织以防复发,因为息肉位于子宫内膜且可能伴随恶变风险。
2.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使用宫腔镜进入子宫内部,利用高频电流切除息肉。该技术能够清晰观察并准确切除息肉,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有助于防止出血、感染等问题发生。
3.孕激素疗法
孕激素疗法通常采用口服或注射给药形式,如甲地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孕激素通过对抗雌激素作用来缩小子宫内膜厚度,从而间接影响息肉生长。对于有生育需求者不宜长期使用。
4.抗雌激素药物治疗
抗雌激素药物治疗一般需要连续服用数月至数年时间,例如他莫昔芬、雷洛昔芬等,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这类药物能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而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有利于控制息肉增长。需监测副作用发生情况。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预防相关问题的发生。

2024-02-26 01: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息肉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 症状起因:息肉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 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 5~ 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是主要症状,出鲜血,血量不多。直肠下端息肉可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似樱桃状,色鲜红,便后可自行复回。当炎症并发感染时可有黏液大便、大便频、便不尽等,长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慢性刺激: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黏膜而发病。 2.遗传因素: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现在不知您家孩子的息肉是多发还是单发,建议通过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便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其贫血。一般经肛门切除就可以治疗此病,手术在 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对孩子没有其它方面的影响,比较安全。

  • 可能疾病: 大肠恶性淋巴瘤 子宫息肉 宫颈息肉 肠道息肉病 肿瘤性息肉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耳鼻喉、妇科、消化

适用药品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有月经过多、下腹痛、腰痛及贫血等的子宫肌瘤绝经乳腺癌,且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前列腺癌;中枢性性早熟症

桂枝茯苓胶囊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证,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胁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

可用激素治疗的前列腺癌绝经前及围绝经期的乳腺癌。也可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的治疗,如缓解疼痛并减少子宫内膜损伤。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