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肝胆结石如何用艾灸治疗
补充说明:肝胆结石如何用艾灸治疗
a******W 2021-12-14 14:5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肝胆结石可以通过穴位艾灸、腹部艾灸、足三里穴、肝俞穴、胆俞穴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穴位艾灸
选择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将艾条点燃后悬置于选定穴位上方微距处以使热量渗透至体内。此方法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消化吸收及排泄功能;对于因湿热蕴结所致之肝胆结石颇具效果。
2.腹部艾灸
取适量艾绒置于专用器具上点燃,在下腹正中线上距离肚脐4横指宽的位置施灸。此处为气海穴所在位置,能够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从而改善脾胃运化功能,辅助排出体内的寒湿浊邪,对肝胆结石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3.足三里穴
患者平卧位或者坐位,屈膝成90°,找到膝盖骨下方凹陷处即犊鼻穴,从犊鼻穴往下推按至胫骨前嵴再向下3寸即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属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主治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病症以及虚劳诸证,因此可辅助缓解肝胆结石引起的不适症状。
4.肝俞穴
患者采取俯卧位,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
5.胆俞穴
胆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
在使用上述治疗方法时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以免引起皮肤灼伤或其他不良后果。另外,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也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
2024-02-08 20: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温病的一种,表面发热、头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易引发黄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症。湿热是湿邪化热内蕴会烦热,口苦,胸痞,黄疸,小便短赤,湿疹,要清热燥湿,利水,利胆,可多吃细米,白萝卜,马蹄,白菜这些清热利水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