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白芥子功效与作用
补充说明:白芥子功效与作用
a******W 2021-11-24 14:49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白芥子具有化痰散结、通经活络、利水消肿、祛风除湿、温肺化饮等功效,对于相关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由于白芥子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需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化痰散结
白芥子辛温香窜,能入气管、肺脏,具有宣肺降气的功效,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的作用。本品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病症。可配伍半夏、厚朴等药材增强疗效。
2.通经活络
白芥子辛散温通,能通行十二经脉,有良好的通经活络作用。本品对于寒凝经脉所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遵医嘱与其他舒筋活血药物如红花、乳香等合用。
3.利水消肿
白芥子有利尿作用,通过促进体内水分代谢来实现利水消肿的目的。此功效适用于治疗因体内湿邪积聚引起的浮肿、腹胀等症状。可配伍茯苓、泽泻等中药以加强效果。
4.祛风除湿
白芥子性温,具有一定的祛风作用,能够驱散体内的风邪;同时其辛散之性也能起到除湿的效果。因此,该药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等症。可配伍羌活、防风等药物增强疗效。
5.温肺化饮
白芥子归肺经,能温肺化饮,使上逆之浊阴下降,而达止咳平喘目的。本品常用于治疗由寒邪侵袭肺脏所导致的咳嗽、痰多清稀等症状。可配伍细辛、五味子等中药增强止咳效果。
使用白芥子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此外,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2024-03-14 02:22
举报向医生提问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唿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哮病是内科常见病证之一,在我国北方更为多见,一般认为本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左右。中医药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着,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治疗,达到祛除夙根,控制复发的目的。《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够贻”之类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根据本病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西医学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所致的哮喘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排痰困难、喘息等。
脑心清片
活血化瘀通络,用于脉络瘀阻,眩晕头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胸中憋闷,心悸气短;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见上述证候者。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