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胃糜烂> 隆起胃糜烂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隆起胃糜烂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滥用、过度精神压力、遗传因素等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在胃内产生毒素刺激黏膜细胞,导致炎症和损伤,进而引起胃部隆起和糜烂。这种细菌还可能促进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变。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等抗生素以及铋制剂。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可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防御机制,增加胃黏膜对有害物质的敏感性,从而诱发或加剧胃黏膜损伤。建议咨询医生评估是否可以停用或更换为其他类型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3.酒精滥用
酒精直接作用于胃黏膜上皮细胞,使其发生变性和坏死,同时还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扩张充血,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急性糜烂性胃炎。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胃病的关键,患者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减轻戒断症状,如听音乐、看书等。
4.过度精神压力
当个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时,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会导致胃黏膜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影响其屏障功能,易受攻击而受损。CGMP-SAP途径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此途径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5.遗传因素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个体更容易发展成胃黏膜病变,如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最终出现隆起性糜烂。目前没有特定的基因治疗方法可用于预防或治疗胃黏膜病变,但生活方式干预仍然是关键,如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
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2024-03-26 18: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早在1893年,Bizzozero报道在狗的胃内观察到一种螺旋状微生物。之后,Kreintz和Rosenow在人胃内也发现了螺旋体。1979年,Warren发现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多数胃黏膜活检标本上定居有弯曲菌样的细菌,有规律地存在于黏膜细胞层的表面及黏液层的下面,易于用Warthin-Starry饱和银染色法染色。直到1983年,Marshall及Warren用弯曲菌的微氧培养方法,首次报道成功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从此引起医学届广泛兴趣和深入研究。以后发现此菌许多特征与弯曲菌属相似,而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