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
补充说明: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
a******W 2021-11-18 15: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药物治疗、膀胱内注射、膀胱冲洗、中药外敷以及膀胱扩张术等。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1.抗感染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根据患者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此措施针对细菌引起的腺性膀胱炎,通过杀死或抑制病原体增长来控制炎症。
2.膀胱内注射
膀胱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膀胱内部,常用药物有阿霉素、丝裂霉素等,一般由专业医生操作。此方法可减少局部刺激及副作用,提高疗效;适用于复发性、顽固性病例。
3.膀胱冲洗
膀胱冲洗是指使用导管插入尿道进入膀胱,在无菌条件下灌注溶液以清洗膀胱内容物的过程。此措施有助于移除可能存在的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并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涉及配制特定配方的草药并将其贴于腹部区域,每日一次,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传统中医认为,某些药材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水肿的作用;虽然没有直接针对腺性膀胱炎的研究证据,但其温和性质可能对改善相关不适有益。
5.膀胱扩张术
膀胱扩张术是一种手术方式,通过增加膀胱容量来减轻压力,具体步骤包括标记穿刺点、局部麻醉后用针头穿入膀胱壁、插入导尿管直至所需深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对于因梗阻导致排尿困难而引起的压力增高型腺性膀胱炎有效;术后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等情况发生。
腺性膀胱炎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有利于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2024-03-03 17:0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腺性膀胱炎(glandularcystitis)是一种较罕见的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残余胚胎的发展和膀胱黏膜上皮化生所致。临床症状复杂,有发展成膀胱腺癌的可能,亦可与腺癌并存,因此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学的重视。
银花泌炎灵片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膀胱炎、下焦显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尿频急、尿道刺通或尿血、腰痛等。
三金片
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下注证。
盐酸安妥沙星片
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下列感染: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急性肾盂肾炎: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3.急性膀胱炎: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膀胱炎等。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 的常用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羧氨苄青霉素作为预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药物,在此方面,对于预防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选择。 一般说来头孢克洛对于消灭鼻咽部的链球菌有效,然而,对于预防继发性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目前尚无证实头孢克洛疗效的重要数据。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至少应给予10天的头孢克洛治疗量。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注:头孢克洛对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 应进行适当的组织培养和敏感性研究,以测定致病菌对头孢克洛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