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说明:膀胱痉挛是什么症状
2021-11-11 16:5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膀胱痉挛常见症状为排尿烧灼感、尿频、尿急、尿痛、暂时性闭尿和下腹部憋痛等。有些人还经常出现尿不尽的感觉,即使排空尿,但还想继续小便。更严重的会血尿,有时为全血尿,甚至有血块排出。此外还常有腰骶部或耻骨上区疼痛不适等症状。膀胱痉挛病因和治疗分别为:
1、病因
常见病因为泌尿系感染、膀胱病变,如膀胱炎症、膀胱肿瘤等,可以使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留置尿管、膀胱造瘘管或输尿管支架管等管道,会产生刺激,容易导致膀胱痉挛。此外,患者的饮食可能会刺激膀胱,造成膀胱痉挛,但这种情况少见。
2、治疗方法
如果是某些食物和饮料造成的膀胱痉挛,则改变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膀胱痉挛,发生疼痛,记饮食日记对饮食和症状进行跟踪记录可能有帮助。此外,患者应定时排尿。通常每1.5~2小时排尿一次,定时排尿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有效。随着膀胱痉挛得到改善,尿失禁的次数越来越少,患者可适当延长两次排尿的时间间隔。患者还可口服药物治疗膀胱痉挛,常用的药物包括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或者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片等药物,口服以后可以抑制膀胱逼尿肌肉的收缩,减轻或抑制膀胱痉挛。
2021-11-11 16:5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患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的病人临床常出现膀胱痉挛等症状。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等碱性药物,能降低尿液酸度,缓解膀胱痉挛,黄酮哌酯盐(泌尿灵)可解除痉挛,减轻尿路刺激症状。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即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和脓尿,少数病人可有腰痛、发热(通常不超过38℃)。查血象,白细胞数通常无明显增加。膀胱炎易发生于性交后、月经期后及尿道、妇科器械检查后。男性很少罹患该病。但也不可以忽视男性膀胱炎。男性若有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或膀胱结石、异物等也易患膀胱炎。
症状起因:一、解剖结构女性尿道短而直,尿道外口常见畸形,如处女膜伞、尿道口处女膜融合;且会阴部有大量细菌存在,只要有感染的诱因存在,如性交、导尿、个人卫生不洁、个体对细菌抵抗力降低等,都可大致上行感染。很少由血行感染和淋巴感染所致。 男性尿道为一肌肉粘膜管,长约20cm,可分为前后两段,以尿生殖膈为界,有耻骨下和耻骨前两个弯曲,故一般不易导致上行感染,常继发于其他病变,如急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包皮炎、尿道狭窄、尿结石、肾感染等,也可继发于邻近器官感染如阑尾周围脓肿。 二、雌激素缺乏绝经期妇女经常发生尿路感染,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引起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和致病菌的繁殖增加是感染的重要因素。 三、致病菌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其他少见的有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儿童,腺病毒感染可导致出血性膀胱炎,但成人患病毒性膀胱炎者少见。 病理改变浅表性膀胱炎多见,以尿道内口和膀胱三角最明显。在急性膀胱炎早期,膀胱粘膜充血、水肿,呈深红色,有白细胞浸润,后期,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表面呈颗粒状,局部有浅表溃疡或脓苔覆盖,内含渗出物,通常不累及肌层。炎症有自愈倾向,愈合后不遗留痕迹。若治疗不彻底或有异物、残余尿、上尿路感染等情况,易转为慢性。不遗留痕迹。若治疗不彻底或有异物、残余尿、上尿路感染等情况,易转为慢性。
可能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性膀胱炎 小儿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急性膀胱炎 气性膀胱炎 老年人尿失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泌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