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高血压> 血压高> 心肌缺血血压高吃什么药效果好呢

精选回答(1)

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提问

心肌缺血伴有高血压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美托洛尔、依那普利、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心肌缺血和高血压都属于心血管疾病,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擅自服药。
1.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该药物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可能出现头痛、面部潮红等副作用,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2.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适用于高血压及心绞痛的患者。可以减慢心跳频率,降低血压,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闭角型青光眼、哮喘发作状态时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依那普利
依那普利用于治疗高血压以及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后负荷,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服用期间应定期检查电解质和肾功能。孕妇禁用。
4.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减少血栓形成,缓解心肌缺血。出血倾向者慎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时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出血风险增加。
5.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控制。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肝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者应停药。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针对心肌缺血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遵循低盐、低脂肪的原则,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同时,建议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024-03-07 11:13

举报

医生回答(1)

赵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心肌缺血伴有高血压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美托洛尔、依那普利、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心肌缺血和高血压都属于心血管疾病,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擅自服药。
1.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该药物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可能出现头痛、面部潮红等副作用,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2.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适用于高血压及心绞痛的患者。可以减慢心跳频率,降低血压,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闭角型青光眼、哮喘发作状态时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依那普利
依那普利用于治疗高血压以及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后负荷,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服用期间应定期检查电解质和肾功能。孕妇禁用。
4.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减少血栓形成,缓解心肌缺血。出血倾向者慎用。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时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出血风险增加。
5.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控制。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肝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以上者应停药。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针对心肌缺血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建议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同时,应注意饮食调整,限制钠盐摄入,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并改善心肌状况。

2024-01-26 19: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高血压 (高血压病,风眩)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高血压病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0%以上。高血压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每个个体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个体差异性较大。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