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结核病在血常规检查时有啥表现
补充说明:结核病在血常规检查时有啥表现
a******W 2021-11-04 16:5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结核病在血常规检查时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异常,但这些表现并非特异性的结核病指标。因此,建议进行进一步的结核菌素试验或痰液检查以确诊。如果患者出现长期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白细胞计数增高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炎症因子刺激下,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白介素-6等促炎因子,导致白细胞计数上升。白细胞增高的情况通常出现在血液中,用于对抗入侵的病原体。
2.血红蛋白降低
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消耗和贫血等原因,可能导致铁利用障碍,影响血红蛋白合成,从而出现血红蛋白降低的现象。血红蛋白降低会导致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引起组织缺氧。
3.血小板减少
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影响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功能,进而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是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的重要成分,其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4.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当机体受到结核菌感染后,身体为抵抗结核菌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增强,此时会出现淋巴细胞比例增加的情况。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反映了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助于诊断结核病。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结核病可激发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从骨髓提前释放入血,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或过敏反应,也可能是结核病的表现之一。
针对结核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异常,可以进一步进行痰涂片镜检、胸部X线或CT扫描以评估肺部状况。治疗措施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同时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指导。
2024-01-28 22: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云南白药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扶感染性疾病。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康复新液
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内服:用于淤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外用: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之创面。康复新液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