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
补充说明: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
a******W 2021-11-03 16:1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需要遵循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止血、内镜下止血、血管介入栓塞、外科手术等原则。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调整饮食结构
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及硬质食物,如辣椒、坚果等,以减少对受损肠道黏膜的刺激。因为上述食物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加剧出血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2.药物止血
药物止血通常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止血剂等,需遵循医嘱使用。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胃酸分泌,促进上皮细胞生长,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3.内镜下止血
内镜下止血是在有经验医生指导下使用特殊工具,在X光监控下找到出血点并进行处理。此方法适合于发现位置明确且可经内镜处理之出血源;施行时须考虑可能并发之风险如穿孔等。
4.血管介入栓塞
血管介入栓塞是利用导管技术将特制栓塞材料送至出血处进行堵塞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该措施适用于某些原因导致的难以定位或无法通过传统手段控制之严重下消化道出血情形;执行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可能出现之并发症。
5.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由专业医师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涉及切除病变组织或修复受损部位。对于经过其他保守措施无效或存在结构性病变引起持续性出血者为首选方案;术后需严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可能出现之并发感染等问题。
在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后,应立即停止摄入固体食物,改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或蔬菜泥,以减少肠道负担。同时,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2024-03-24 10:1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下消化道出血是指距十二指肠悬韧带50cm以下的肠段,包括空肠、回肠、结肠以及直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习惯上不包括痔、肛裂引起的出血在内,其临床表现以便血为主,轻者仅呈粪便潜血或黑粪,出血量大则排出鲜血便,重者出现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