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结肠黑变病> 什么是结肠黑变病

医生回答(1)

苏为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由于结肠黏膜色素沉着导致的良性病变,与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
结肠黑变病是由于结肠黏膜内巨噬细胞含黑色素颗粒增加所致,这些色素来源于食物残渣和药物中的不溶性棕色素。长期使用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泻剂会导致结肠黏膜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引起色素沉着。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便秘、腹泻交替、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腹部绞痛、肛门直肠下坠感以及排便不尽感等不适。
结肠镜检査是诊断结肠黑变病的主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结肠黏膜的变化。此外,还可以通过X线钡剂灌肠、CT扫描等方式辅助诊断。对于结肠黑变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因进行处理。如减少使用蒽醌类泻药,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同时,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症状。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蒽醌类泻剂,注意均衡饮食,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芹菜等,以促进肠道健康。

2024-03-24 09: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