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神经性尿频> 儿童神经性尿频的症状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儿童神经性尿频可能表现为尿急、尿频、夜间遗尿、自主控制排尿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尿急
儿童神经性尿频通常由大脑皮层发育延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膀胱逼尿肌出现不稳定状态,进而引发尿急。膀胱壁受到刺激后会出现强烈的排尿欲望,可能伴有尿意频繁的情况发生。
2.尿频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缓,会导致支配排尿的神经调节异常,从而引起尿频的现象。患者可能会出现每天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但每次排尿量较少的情况。
3.夜间遗尿
夜间遗尿可能是睡眠中膀胱充盈阈值降低,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当达到一定容量时就会诱发遗尿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夜间熟睡状态下突然发生的无意识排尿,且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4.自主控制排尿困难
自主控制排尿困难是由于大脑皮质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无法自主控制排尿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失去对排尿的自我控制能力。
5.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儿童存在神经源性膀胱炎等疾病,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会使膀胱肌肉收缩力减弱,导致尿液滞留于膀胱内,此时膀胱处于扩张的状态。若长时间未排尿,则会导致膀胱容量增大,膀胱敏感度下降,进而影响注意力。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孩子难以专注于学习或其他活动,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干扰。
针对儿童神经性尿频,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如泌尿系统超声和残余尿量测定。治疗措施包括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盐酸奥昔布宁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利尿作用的食物或饮料,同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2024-03-14 15: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小儿神经性尿频多半是父母无意中发现,到某些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时,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收效甚微。

  • 症状起因:一方面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紧张、对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适用药品

缩泉胶囊

补肾缩尿。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老年人肾阳虚引起的尿急、尿频、遗尿;小儿遗尿、神经性尿频、压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

龙牡壮骨颗粒

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也有治疗作用。

银花泌炎灵片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膀胱炎、下焦显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尿频急、尿道刺通或尿血、腰痛等。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