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痴呆>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有什么并发症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血管性痴呆可能伴随情绪障碍、行动迟缓、尿失禁、吞咽困难、褥疮等并发症。由于血管性痴呆的进展可能导致多种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1.情绪障碍
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导致海马体受损,影响了情感中枢的功能,从而引发情绪波动大、易怒等症状。主要表现在患者的情绪反应上,如焦虑、抑郁等,这些情绪可能伴随着认知能力下降而出现。
2.行动迟缓
当大脑中控制运动和协调的部分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行动迟缓。这种症状通常表现为日常活动的减少,如起床、洗澡、进食等活动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3.尿失禁
尿失禁可能是由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这可能导致膀胱失去正常的控制力。尿失禁的症状包括无法控制排尿,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且不受主观意愿控制。
4.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由延髓麻痹或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涉及咽喉肌肉的协调运动失调。患者可能会感到喉咙有异物感,或者在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咳嗽等情况。
5.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不动导致皮肤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缺氧、缺血、坏死所致。褥疮多见于身体经常受压的部位,如骶骨、股骨粗隆等处,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水疱、溃疡等。
针对血管性痴呆的并发症,建议进行头颅MRI、CT扫描以及血液生化检查。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等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物理治疗和职业疗法以维持日常生活活动。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促进褥疮愈合。

2024-02-13 13: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管性痴呆 (脑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识障碍,血管性认知缺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属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类型中的一种类型,也是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转归的一种类型。脑血管性痴呆或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脑血管疾病导致脑供血障碍而出现的智能全面减退。即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功能衰退性疾病。常在50~60岁起病,约半数并发原发性高血压,以智能阶梯性恶化为主。脑血管性痴呆多见于反复“小中风”的病人,随着一次次“小中风”发作,病情逐渐加重。智力减退不是进行性加重,而是呈阶梯式发展,在“小中风”康复后,智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病情稳定;但是,再次“小中风”后,发作又加重,呈间歇性发展,最后出现痴呆。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