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其他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检查特征性

医生回答(1)

李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流行性出血热的血常规检查特征性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贫血。如果伴有发热、感染迹象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血小板减少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病毒直接破坏血小板或间接导致免疫介导损伤,使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下降。血小板主要存在于外周血液循环中,当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时,会导致止血功能受损,引起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等临床表现。
2.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由于汉坦病毒感染后干扰了机体正常的凝血过程,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出血可能难以停止,且伴随有明显的触痛感。
3.贫血
贫血可能是由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所致,而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溶血现象,此时会加速红细胞的破坏速度,从而引起贫血的发生。贫血会导致身体各器官供氧不足,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
4.发热
发热主要是因为汉坦病毒感染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产热增多和散热减少。发热通常伴随着头痛、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高热状态下,心率加快以满足身体代谢需求。
5.感染迹象
感染迹象包括白细胞计数升高和分类异常,这是机体应对病原体入侵的一种防御机制。感染迹象可能伴有局部或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如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等。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生化检查,以评估血液学参数是否异常。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和帕拉米韦,以及针对并发症的支持性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2024-02-07 15: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