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尼古丁> 尼古丁的作用是什么

尼古丁的作用是什么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尼古丁的作用是什么

补充说明:尼古丁的作用是什么

2021-10-25 21:34

尼古丁 疼痛 神经 牙痛 关节痛 帕金森 大脑 焦虑 抑郁 心脏 血压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林玉洁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儿科,失眠

提问

尼古丁具有缓解疼痛、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心率等功效作用。
1.缓解疼痛
尼古丁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例如牙痛、关节痛等。它通过吸入后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欣快感,从而缓解疼痛。此外,尼古丁也被用于治疗帕金森等疾病,具有缓痛止痛、镇定安神的效果。
2.促进神经传导
尼古丁能够促进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提高大脑的认知功能和注意力集中度。但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3.提高心率
尼古丁可以刺激心脏收缩力增强,提高心率和血压。短期的效应有助于改善运动表现,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心脏疾病风险增加。
虽然尼古丁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但其潜在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吸烟不仅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二手烟危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量摄入尼古丁,并积极采取措施戒烟或减少吸烟频率。

2024-11-29 16:16

举报

医生回答(1)

贾宝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尼古丁具有增加心率和血压、改善认知功能、缓解抑郁症状、增强记忆力、减轻疲劳感等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尼古丁是一种有毒物质,摄入过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
1.增加心率和血压
尼古丁通过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使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起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这种生理反应有助于提高身体对刺激的应对能力,但长期或过量摄入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负荷增加。
2.改善认知功能
尼古丁可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而多巴胺是一种能够提高认知能力和注意力的神经递质。因此,适量摄入尼古丁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对于存在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人群而言,吸烟可能会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降低痴呆症发病率。
3.缓解抑郁症状
有研究发现,尼古丁能影响大脑中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从而产生抗抑郁效果。对于患有轻度至中度抑郁症的患者来说,在医生指导下适度吸烟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4.增强记忆力
有研究表明,尼古丁可促进突触前膜对谷氨酸的再摄取,从而增强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此项功能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任务的人群,如备考学生。
5.减轻疲劳感
由于尼古丁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所以适当摄入后可以使人的精神状态保持清醒,从而减轻疲劳感。对于经常感到疲乏的人群,可以通过少量吸烟来缓解症状,但不宜过量以免成瘾。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提及的功效均是尼古丁带来的有益作用,但是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焦油、一氧化碳等致癌物以及氰化物等有毒成分。因此,建议尽量减少或避免吸烟,特别是在封闭空间内,以减少吸入二手烟的危害。

2023-12-31 00: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疼痛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 症状起因: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喉痹 女性急性淋病 皲裂性湿疹 角化型脚气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