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肝胆外科> 肝脏介入> 做肝脏介入治疗的副作用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肝脏介入治疗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肝功能损害、胆道梗阻、穿刺部位出血、感染以及过敏反应。
1.肝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是由于介入操作中使用的造影剂和局部麻醉药物对肝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衰竭。
2.胆道梗阻
胆道梗阻通常由肿瘤压迫或栓塞引起,在介入治疗后发生,导致胆汁流动受阻。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不适症状,长期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胆管炎。
3.穿刺部位出血
穿刺部位出血多因介入手术过程中血管破裂所致,与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轻者可自行止血,重者需紧急处理以防止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4.感染
感染源于介入器材携带病原体或术后机体防御力下降引起的细菌入侵。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及局部红肿热痛,需要抗生素治疗。
5.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由个体对介入使用材料产生免疫应答而出现的症状。可表现为荨麻疹、呼吸困难甚至休克,须立即停药并给予抗组胺药或肾上腺素治疗。
肝脏介入治疗后的副作用需密切监测,定期复查肝功能。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2024-01-29 19: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胆道梗阻

发冷发热,黄疸,右上腹疼痛.大便白色.

  • 症状起因:胆管阻塞后病理改变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胆管内压持续升高或间断波动升高,亦即阻塞呈完全性或间断不完全性;(2)阻塞产生前胆管壁的组织学及生理功能状况,亦即胆管壁的弹性收缩功能;(3)流体力学Laplace定律的影响,当压力相同时,胆管内大小与管腔内径成正比,即同样压力下,胆总管承受压力大于肝内胆管;另外胆管扩张程度与梗阻时间成正比。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在形态上表现胆管腔、胆管壁及原发或继发胆管腔内胆汁成分改变,它们反映在CT图象上并作为诊断依据。

  • 可能疾病: 胆囊类癌 胆囊结石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