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抗心磷脂抗体> 什么是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血液中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升高,并伴随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临床表现。该病需通过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通常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治疗。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心磷脂抗原的异常免疫应答,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黏附,进而引发血栓形成。此病症可能引起反复发作的动静脉栓塞、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等症状。其中,动静脉栓塞可能导致肢体麻木、肿胀、皮肤颜色改变;而习惯性流产则表现为多次妊娠失败,且每次均发生在相同孕周。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测定。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用于评估心血管状况。治疗通常以抗血小板药为主,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预防血栓形成。对于有明确血栓史者,也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
患者平时应注意定期监测病情变化,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024-02-26 07: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