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调节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精选回答(1)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近视,角膜炎,结膜炎,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

提问

调节性内斜视可能是由屈光不正、眼球震颤、眼肌发育异常等引起的。
1.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是指眼球的折射能力异常,导致平行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引起内斜视。这种情况下,眼睛为了看清物体可能会过度调节,导致眼肌不平衡。针对屈光不正引起的调节性内斜视,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例如,在验光后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可以改善视觉质量,减少对眼肌的压力。
2.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是一种眼部运动障碍,表现为快速、节律性的眼球摆动。当患者试图注视远处时,这种摆动会导致双眼不能同时聚焦在同一物体上,进而出现内斜视的情况。对于由眼球震颤引起的调节性内斜视,通常需要进行视觉训练和药物治疗。如阿托品滴眼液可以暂时麻痹睫状肌以减轻症状。
3.眼肌发育异常
眼肌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肌肉力量不平衡或协调性差,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双眼无法同时聚焦于同一物体上,并引起内斜视。对于由眼肌发育异常引起的调节性内斜视,在确诊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在医生评估后进行肌肉调整手术可以帮助改善双眼协调性和视力。
面对调节性内斜视问题时应定期复查眼科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2021-09-26 18: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屈光不正 (近视,近视眼)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