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源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张佰君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耳鼻咽喉及颌面外科多发病及疑难病诊断及治疗,尤其对耳聋,耳鸣及咽喉疾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提问

耳源性眩晕治疗方法如下:1、一般治疗,发作期应卧床休息,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2、对症治疗,即药物治疗,前庭神经抑制剂,常用、苯海拉明,抗胆碱能药,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血管扩张剂和钙离子拮抗剂。3、中耳压力疗法。4、头晕频繁、严重者,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耳鸣或耳聋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021-07-31 12: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耳源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系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当发生迷路积水(梅尼埃综合征),晕动病(晕舟车病),迷路炎,迷路出血或中毒,前庭神经炎或损害,中耳感染等都可引起体位平衡障碍,发生眩晕。由于前庭核通过内侧束与动眼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当前庭器受到病理性刺激时,常发生眼球震颤。

  • 症状起因: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肾气虚弱,命门火衰,水液气化失调,水湿上泛清窍而致眩晕。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虚阳上亢,上扰清窍,髓诲动乱而致眩晕。脾阳不足,胃气虚弱,水谷运化失职,聚而为痰湿,上蒙清窍而致眩晕。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化火生风,风火上扰,或暴怒伤肝,怒则气上,开发太过,上扰清窍而致眩晕。也可因外伤脑脉髓海失养而致眩晕。 现代西医学认为耳源性眩晕的原因主要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变态反应、代谢紊乱、内分泌功能障碍、膜迷路系统机械性阻塞或内淋巴吸收障碍。

  • 可能疾病: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爆震性耳聋 痰浊眩晕 老年眩晕 耳带状疱疹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耳鼻喉

推荐医生更多